因为各种原因不着急找工作,被媒体解读为“慢就业”这一现象正在高校毕业生中悄然兴起。
据企鹅发布的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52%的95后毕业大学生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这些毕业生或选择游学、支教、看世界、在家陪父母,反正就是不着急找工作。对于“慢就业”这一现象曾引发网友广泛争议,各方褒贬不一。
“慢就业”不应成为借口
人民日报曾发文力挺“慢就业”这种生活方式,称毕业后不马上就业的大学生并非偷懒或啃老,而是看工作是否合适、专业是否对口,慢就业可以防止“入错行”。
新华社则指出这些看似浪漫实则荒诞的词语是在为那些不努力的年轻人开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递简历的动作慢一步都有可能错失良机,再提倡“慢就业”,岂不是把人往坑里带?
抛开孰对孰错不说,就业指导专家指出,“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不应成为浪费青春、逃避竞争的借口。
“慢”一点并非不可。但如果以“慢就业”为借口,最终不就业,逃避社会竞争、长期在家啃老则不可取。
某企业HR也表示,对于“慢就业”求职者企业会更慎重的考虑和权衡,包括慢就业的原因、经历本身为应聘者带来的影响和收获等多方面因素。
在“慢就业”的若干形式中,有一种“慢就业”就很值得称赞。这届高校毕业生小云也曾是慢就业大军的一员。毕业后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看到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招聘技术人才自己动了心。
后来经过一番咨询后最终到北大青鸟学习安卓软件开发。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学习后,成功应聘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尽管晚半年踏入职场,薪酬居然比很早上班的同学还高。
尽管目前还是一名初级程序员,但小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学IT技能上演别样“慢就业”
据公开报道,今年有1000万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激烈“厮杀”,就业形势严峻依然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
而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毕业生技能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通过先充电学习技能然后再就业不失为是一种明智之举。
北大青鸟的就业指导老师表示,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与其在竞争激烈的招聘时节搏杀,不如退而结网去学习一门专业技能,不仅可以错开就业高峰,还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和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对其他技能培训,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IT培训。作为国内规模较大的IT人才培训机构,北大青鸟方面介绍到,IT互联网行业是近年来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之一,研究显示,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拥有大量的职位缺口。
由于广阔的市场前景,越多越多的95后在求职时对互联网行业表现出明显倾向,近几年报名学IT课程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逐年上升。
据了解,北大青鸟很早就推出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学士后”课程,通过立体式全面学习,可以赋予学员扎实的IT基础技能,助大学生轻松敲开互联网职场大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现从“慢就业”到高薪“快就业”。
正如新华社文章所说,没有多少家庭能够承受孩子不工作的现实,也没有哪个问题会因为造出了新奇的概念就得到解决。
因此,面对汹涌而来的千万就业大军,“慢就业”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浪漫的话语泡沫一戳就破。
唯主动出击不断向前,千万莫因“慢”下来就蹉跎了好时光。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学毕业后大都二十四、五岁了,如果不抓紧就业,三十怎么能而立?
原创文章,作者:北大青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y-accp.com/archives/837